“没有闫所长的帮助,真不敢想象我现在是个什么样子。”面对《法制日报》记者,刘军(化名)有太多的话要说。
一年前,刘军因故意伤害罪被判处缓刑,来到山东省济南市历下区龙洞司法所进行社区矫正。
司法所所长闫学才发现,刚入矫时这个小伙子不论是参加公益劳动还是学习法律知识都表现得十分积极主动,可一段时间后变得心不在焉、消极懈怠。细问得知,此前刘军曾以自己名义为同学王某办理网络贷款,到期后,王某“失联”,自己被追债,父亲四处借债还上了30余万元。可时间不长,又一笔同样的30余万元贷款到期。还不上钱的刘军一筹莫展,父亲更是几近崩溃,刘军为此甚至想走极端。
闫所长当即和区法律援助中心派驻龙洞司法所律师、山东凡涛律师事务所律师周云粉商定,为小刘提供法律援助。周律师想方设法联系上王某,通过耐心细致地说法、讲情、论理,促使王某写下欠条。刘军和父亲心里的“石头”终于落了地。
“通过法律服务、法治宣传,实现化解矛盾、服务百姓的目的,为构建和谐社会发挥司法行政职能作用,这是我作为一个基层司法所长的工作理念。”闫学才的话质朴而厚重。
一、创造司法行政骄人业绩
对于济南市历下区司法行政人来说,恪尽职守、服务群众的理念已经深入人心。
2006年,山东三联集团启动彩石山庄项目,近2000户购房者交付了房屋预售款。按照合同规定,该项目应于2008年10月交付。2008年9月,三联集团向施工单位发出暂停施工通知,此后未再复工。广大购房户从此踏上维权之路,累积了大量的社会矛盾。
2014年6月,山东省委、省政府研究协调解决彩石山庄项目问题,要求按照“坚持法治思维,在法律框架内解决”的工作思路,启动司法程序。
2014年9月,历下区司法局按照省、市统一部署,组成纠纷调解工作组,抽调13名工作经验丰富的专职人民调解员组成工作团队,参与纠纷调处化解工作。经过3个多月辛勤工作,该项目共972起纠纷除一起外全部调解结案并进行司法确认,涉案金额达4.57亿元。
三联彩石山庄案件是通过人民调解和司法确认程序解决的全国涉及人数最多、标的额最大的集团性纠纷。在全国开启人民调解直接参与调处重大矛盾纠纷和群体性事件的先河,得到司法部和山东省委、省政府的充分肯定。
“我至今还记得一位法院领导跟我讲过这样一番话,‘我曾预想过调解工作可能会产生效果,但绝没有想到会取得这么大的效果——几乎全部调解结案、司法确认’。这是历下区司法局的骄傲,是我们司法行政人的骄傲!”济南市司法局局长谢圣仁回忆。
二、实现司法行政创新突破
“多年的工作实践让我深刻认识到,司法行政工作既是政治性很强的业务工作,也是业务性很强的政治工作。心中装着群众、‘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理念不但引领我们在工作中实现创新突破,实现人生和事业的升华,更让我们的创新和突破更贴近群众,更‘接地气。’”历下区司法局局长潘玉松说。
2011年,历下区建成全国首家“宪法主题公园”,以石刻、展板等为载体,形象展示宪法作为国家根本法的重要地位和作用,推动宪法宣传走进百姓日常生活。
不久,历下区创新提出“法治先行”理念,推动区委、区政府将法治建设纳入全区经济社会发展总体规划。
2015年,在全国率先提出由“法律六进”向“法治六进”转变,实现运用法治实践开展普法教育的转型升级。
随后,历下区司法局拓展全媒体“互动式”普法宣传,开通普法微信,开发建设线上线下法治宣传教育阵地,形成“电视讲法、电台说法、报纸释法、网上学法”的立体普法新格局,让老百姓亲身体会到,法治就在身边。
近年来,山东省公共法律服务体系建设成就斐然。
历下区司法局是公共法律服务体系建设的优秀实践者之一。
他们大力探索公共法律服务网络、场所和平台建设,率先在全省建全了区、街道和村(居)三级公共法律服务组织网络。他们整合法律服务、法律援助、法治宣传、人民调解等资源,推行一站式、组团式服务,实现服务事项和区域全覆盖。他们在辖区109个村(居)设司法行政工作室,打通了服务群众“最后一公里”,为推进新常态下中心城区司法行政工作闯出一条新路。2017年,历下区公共法律服务中心被命名为首批“山东省公共法律服务示范中心”。
近日,记者在历下区石河岭社区采访时看到,石河岭社区司法行政工作室与区公共法律服务中心、街道公共法律服务站已实现三级视频对接,可召开视频会议、进行远程公证等法律服务。实体、热线、网络三大平台共建联动,确保了公共法律服务“一站通”“一线通”“一网通”。
石河岭村党支部书记赵光祝告诉记者,“法治六进”活动、法律服务全覆盖工程,让石河岭村今非昔比,过去邻里纠纷不时发生的情形早已成为历史,石河岭成为远近闻名的文明村、“民主法制示范村”。
三、培育历下司法行政精神
历下区地处省会济南市核心区域,如何围绕济南市提出的“打造四个中心、建设现代泉城”的目标,为首府的经济社会发展提供最优质的法律服务和法律保障,这是区司法局领导班子常议常新的工作主题。
历下区司法局副局长郎志宽告诉记者,该区中央商务区建设拆迁面积大、涉及人数多,该市探索建立了济南中央商务区历下法律服务团,26家律师事务所为拆迁提供法律服务,化解矛盾纠纷120余件,解答拆迁法律咨询近万人次,确保了拆迁工作的顺利实施。
人民调解是定分止争、维护社会和谐稳定的重要手段。为夯实人民调解工作基础,近年来,历下区建成诉前民事纠纷、婚姻家庭、道路交通等11个专业性行业性人民调解组织,指导成立全国首批媒体人民调解组织“有话好好说”人民调解委员会,2017年,“有话好好说”调委会荣获“全国模范人民调解委员会”称号。
“我们还不断创新人民调解组织形式,2017年3月8日,历下区‘和谐号’隆安人民调解委员会在北京市隆安(济南)律师事务所正式落地。这也是全国第一家由律师事务所设立的人民调解委员会。”潘玉松说,近年来,该区135个人民调解组织受理各类矛盾纠纷6126起,调解成功6060起,防止民转刑16件,涉及金额9.3亿余元,调解成功率98.9%。
不忘初心,勇于实践,“智慧司法”服务平台建设、社区矫正、法律援助,历下区司法局一项项工作都力争上游。
服务群众是根本,廉洁从政是准则。历下区司法局领导班子带头,认真贯彻执行中央八项规定和实施细则精神,持之以恒反“四风”改作风。2013年以来,健全落实了《议事决策机制》《机关作风督查办法》《财务管理制度》等内部监督管理制度30余项,组织现场廉政警示教育8场960人次,参与阳光政务在线访谈4次,营造了风清气正的良好政治生态。
与此同时,他们培育各项业务工作的价值理念。人民调解突出“和畅调解促和谐”,法律援助秉持“践行宗旨惠民生”,公证处、法律服务所、律师事务所牢记“优质服务促发展”,社区矫正坚持“严格执法强管理”,队伍建设遵循“德法双修提素质”,推动各项业务工作不忘初心,锐意进取,培育起“崇德尚法、勤政为民、团结奉献、务实创新”的历下司法行政精神。
忠诚履职、服务群众、敢为人先、风清气正,历下区司法局成为山东省县域司法行政工作的一面旗帜。近年来,该局多次荣立集体二等功、全国司法行政系统先进集体、法治宣传教育先进县(市、区)、法治县(市、区)创建活动先进单位、六五普法中期先进县(市、区)等称号。
bt365全程担保下载 版权所有 ※ 主办单位 孝感市人民政府法制办公室
地址:孝感市新行政中心信访大楼817室 联系电话:0712-2280881 联系邮箱:xgfzbzhk@126.com 鄂ICP备05015859号
技术支持:武汉纵横互联信息科技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