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以来,广西壮族自治区梧州市社区矫正工作勇于探索“自选动作”,充分运用“互联网+教育”模式,依托网络媒体等资源,在集中教育时向社区服刑人员播放法治教育、道德文化学习视频,创新监管方式,建立社区服刑人员普法微信号,不断创新教育管理形式,丰富自学内容,促进了全市社区矫正监管能力和水平的提升。
苍梧县与苍梧看守所共建“社区矫正警示教育站”。利用看守所的有利条件,通过展览警示案例、观看警示片、上警示教育课、服刑人员现身说法、实地参观监管场所等方式,对服刑人员实现“零距离”警示教育。
藤县严把入矫关,尝试组织县级社区服刑人员集中教育模式,在开展集中教育时,局长亲自到场上课,邀请县法院刑事审判庭的法官、县检察院监所的检察官来为社区服刑人员授课,播放收集到的针对社区服刑人员有教育意义或震慑作用的影像资料,增强服刑人员身份意识、纪律意识、法治观念。
蒙山县创新自学形式,采取“自学+考试”模式,印制下发《社区服刑人员学习手册》、《社区服刑人员教育学习读本》,要求社区服刑人员开展自学并进行集中考试,自学和考试的过程全部可以通过网络在县局视频系统监督。
岑溪市岑城司法所挂牌成立了广西首家镇级社区矫正社工服务站,引导志愿者参与了解社区矫正工作,志愿者可以通过网络与社区服刑人员进行视频通话为社区服刑人员进行帮扶,让社区服刑人员感受社会的温暖。
万秀区与法院实现了联网互通,利用远程视频系统,由原判法院的法官与社区服刑人员进行视频对话,了解社区服刑人员的改造表现、生活近况,对服刑人员进行教育,取得良好社会效果。
长洲区为社区服刑人员举办心理健康教育讲座。以生动的案例、幽默的语言深入浅出地讲授了心理健康基础知识,促使服刑人员转变观念,以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面对挫折,学会自我调节,保持健康的心态和情绪,更好地适应、服从社区矫正管理。
全市社区矫正教育管理形式信息化、多样化。2017年全市社区服刑人员实现了无脱管、无漏管、无再犯罪、无影响社会稳定重大恶性案件发生的目标,为建设法治、文明的和谐社会作出了积极贡献。(来源: 司法部政府网 )
bt365全程担保下载 版权所有 ※ 主办单位 孝感市人民政府法制办公室
地址:孝感市新行政中心信访大楼817室 联系电话:0712-2280881 联系邮箱:xgfzbzhk@126.com 鄂ICP备05015859号
技术支持:武汉纵横互联信息科技有限公司